德邦上市与快运市场

View this thread on: d.buzz | hive.blog | peakd.com | ecency.com
·@steveny·
0.000 HBD
德邦上市与快运市场
德邦上市与快运市场

有关德邦上市与快运市场几个问题及回答。
问题一:相较于2017年3月披露的首发招股说明书,德邦股份申购环节披露信息,新股发行数量由不超过1.5亿股缩减至不超过1亿股。此外,募集资金拟使用金额巨降。直营网点建设、零担运输车辆购置、快递车辆与设备购置以及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拟使用金额分别缩减-991%、- 758%-976%、-140%至3400万元、19960万元、5500万元、13000万 元。您认为募资拟使用金额巨降是与新股发行数量有关还是公司基于业务发展战略(比如缩减快递业务投入或减速拓展网点)什么作出此番调整?

答:一是配合监管需要,德邦历经三年的上市路充满曲折,经历过IPO关闭、开放、控制趋严多个阶段,目前国家监管对上市公司要求及信息透明化越来越严格,审核也越来越严格;二来个人认为是德邦结合自身需求及市场变化作出了募资调整,就如去年百世在美IPO上市减少募集资金一样,从2015年到2017年,快递快运市场变化很大,德邦募资的几个需求方向也都有了变化:这三年德邦基本已完成了直营网点的建设,直营之外还有合伙人计划,作为直营模式的补充;德邦已开展了与如路歌平台、福佑平台等物流信息平台的合作,通过外包而非采用自有车的模式来开展干线和整车长途的业务,所以,资金需求中的零担运输车辆及快递车辆等需求也有了变化;另外,德邦资金需求中的信息一体化建设也有了变化,据我们所知,其信息化早已到了第四代,信息化程度本身就比较先进,所以,这一部分资金需求看来也不是特别大和急迫。
故此,本次募资额度下降可以理解。

问题二:顺丰圆通等快递公司选择借壳上市,为何德邦却执着于艰难的“排队IPO”之路?

答:其一,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为德邦2015年就已拟IPO上市,顺丰、三通一达的借壳上市是2016年之后的事,是面临监管态势和抢先上市的变通方式,所以,德邦没能赶上;
其二,应该是企业文化和创始人风格因素,德邦是一家经过国外著名咨询公司IBM等辅导过的规范的、标准化的、在志向的物流企业,创始人崔维星又是会计专业、传统财务出身,本身务实、中正、不搞“歪门邪道”,所以,走“大路的”IPO上市似乎又是一种必然。
其三,即使后面德邦想借壳上市,象三通一达一样借不相关行业的壳上市,现在国家监管部门已严格控制,基本没有可能。


问题三:从2015年开启IPO之路到如今(有消息称2018年1月16日上市), 会不会太晚?

答:德邦的上市路,从2015年7月开始,至本次终于过会,将于2018年1月中旬上市,中间的确经过许多曲折,既有国家监管机构宏观调控下中止IPO发行,这一停就一年多,直至2016年11月德邦IPO才又被受理,遇到IOP上市潮,处于长长的排队中,到2017年5月证监会又特别针对德邦有55条质询,因为德邦是行业领袖,证监部门对德邦上市的资质及可能存在的“原罪”也十分的慎重,好在德邦毕竟是一家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社会影响力甚至在国家经济、国防建设上有贡献的企业,所以在经过2017年8月证券保荐代表人变动后,到2017年年底,终于通过证监会审核,获得上市资格。
所以,德邦IPO一路走来,的确曲折和不易;相对于顺丰、四通一达来说,德邦上市相对有些偏迟,但相对快运阵营的天地华宇、佳吉、中铁物流、安能等来说,还是领先一头;且德邦本身利润及现金流稳定,上市更多地是其求连接资本市场,实现社会化企业和现代企业的管理经营,资金需求并不是首要需求的目标,所以,德邦上市也不算晚。

问题四:据了解,零担快运市场规模大,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同质化竞争激 烈的特点。外加零担快运与快递细分不明显,主要区别在于提供服务的 具体操作方式及承运货物的类型和重量不同。再次背景下,引来快递巨 头顺丰、“三通一达”进军快运。德邦若成功上市进入资本市场,是否 更有实力应对来自来自顺丰、三通一达的竞争,您认为德邦可以从哪些 方面提高经营业务产品和服务门槛?

答:从近一两年快运市场发展来看,快递巨头纷纷进军快运业务,区域专线联合起来做品牌快运,还有依靠加盟快速发展起来的零担巨头安能,同时快运老牌阵营天地华宇、佳吉、中铁物流也在奋起追赶,快运市场格局是越来越激烈;
作为德邦快运来说,因为其长期专注在零担业务上,在标准化、人才建设、网点建设上厚积薄发,目前在体量上、品牌上还是领先地位,领先其它快运阵营距离较多;所以,德邦,如果能坚持其标准化流程和人才建设不变,坚持高标准的服务要求,苦练内功,坚持客户至上,保持企业、团队的活力,不僵化,保持开放的心态,连接外部专业的力量,聚焦在自己核心的标准化服务上,德邦的领先地位和品牌美誉度还可保持。
德邦除主业快运外,近几年,陆续布局了快递、仓储、整车物流、空代、增值服务等,相对比较聚焦,这些布局都是经过咨询公司和德邦团队详细论证的结果,时机相对及时;但在投入上还有待改进,也希望借此次IPO上市,引入社会资本,继续完善加强核心物流版块能力建设;同时,上市后,资本充裕了,也希望能抵挡住其它短期市场机会的诱惑,不要盲目地向多元和非核心业务版块发展。
👍